Back
入選團隊計畫

異自然:感知-離散-連續體

        如果人、科技和他們的產物都是自然的一部份,這將形成思維上的典範轉移,所有人造產物,尤其科技,都將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那麼未來的自然會是什麼面貌呢?植物在3C產品廢土中生長、感測器成為生物的擴增感官、運用感測和遠距科技人類可以具備其他生物的感官。對這樣的全面的、廣義的新自然觀點,本計畫稱為擴增自然(AugmentedNature)。

        本計畫透過科技藝術研究與創作,探索人與自然中充滿離散與連續性的新關係。包括粒子合成聲響、多感官虛擬實境與軟性機器、熱感材料與環境感知、感官置換與擴增自然。將複雜系統物理中的基礎模型、材料科學、環境感知、空間營造以科技藝術之VR、動力裝置、多重媒體的形式呈現,在演示科學內涵的同時,亦打開大眾對於科學與美學的想像。

計畫主持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侯君昊

共同計畫主持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劉辰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許峻誠

合作單位
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日本東京大學筧康明實驗室 Yasuaki Kakehi Lab,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國內展演成果

展覽名稱 地點 活動日期
異質共生科技藝術實驗展 陽明交大光復校區藝文中心 2023.06.01-07.05

國內展演成果

異質共生科技藝術實驗展
陽明交大光復校區藝文中心
2023.06.01-07.05

子計畫一

複雜系統湧現的美學:聲音微粒合成法與動力機械藝術的實踐

結合藝術、物理、動態偵測、先端數位聲音科技、動力機械等跨領域整合人文概念及技術整合,將自然界複雜系統運行的規則及其在現今社會的深遠影響,透過裝置藝術讓人們體驗。實踐過程中,將會運用前瞻的數位聲音科技及開發新技術,並且首次將複雜系統物理中的基礎模型以藝術動力裝置的形式呈現,在演示科學內涵的同時,亦會打開大眾對於科學與美學的想像。
子計畫二

感知數位化轉換實驗:混合實境與媒材互動創作

本團隊利用正在開發的觸覺技術,以數位科技形式來達到多感官知覺的轉換與擴增。 同時,將研究如何利用新型態的軟性機器(Soft Robotics)為媒介,擴大多感官知覺創作的可能 性,進而做到科技藝術上的突破。希望利用本團隊的研究基礎,讓觸覺、視覺、聽覺以及其他感知相互串聯,以藝術的表現形式讓眾人對於長期所忽視的感官知覺為之驚豔。同時,藉由這樣的感知創作來反思人類對於自身內在、人際社會、人與其他生命、人與自然之間的細微關係。 本計畫將以原本的觸覺(haptics)研究為基礎,建立模組化創作工具,再利用此創作工具進行多感官知覺數位化轉換之實驗,以混合實境與媒材互動創作來展現人、物件與自然的互動體驗。
子計畫三

材料感知與熱力再詮釋

探索人體熱舒適環境非絕對數值,在極限溫度之間,存在文化的差異。本 研究將延續本校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對於人體熱舒適相關研究,透過預期熱感覺指標與預期不滿意率等指標,定義台灣人對於環境溫度感知能力及熱舒適環境之需求。不僅在未來建築節能、環境保護等領域提供有效之資料庫,更藉由此研究尋找台灣人對於熱環境感知的能力,並藉由打造異自然之熱環境,重新詮釋並創造由熱所創作之藝術形式。
▲感溫變色方塊試體及感溫變色實驗 (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實驗室攝)
▲感溫變色方塊試體及感溫變色實驗 (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實驗室攝)
子計畫四

感官置換-擴增自然

運用感測裝置、氣囊體感裝置、沈浸聲和環境地景裝置,發展一個將感官 訊號置換、具備生命感地景的沈浸共感空間,目的在創造新的空間媒介,促進人、自然、科技互相依存發展的發展方案,讓科技發展不再是人性與自然的對立面。本計畫發展重點著重在擴增自然環境常見的地景元素如地形、花草樹叢、動物、人為環境與聲響元素,來面對當代及網路社群媒體為人群帶來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疏離議題。
▲氣囊體感系統構想與試做雛形(本計畫研究室)
▲氣囊體感系統構想與試做雛形(本計畫研究室)

媒體露出

  • 異質共生—科技藝術實驗展 陽明交大藝文中心眩目登場
  • 陽明交大異質共生科技藝術實驗展 看見未來美學

合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