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無人機在臺灣當代藝術中的應用與多元展現

文 / 謝慧青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 羅禾淋、張承鈞提供

前言

        科技藝術表演(Technology Art Performance),主要是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合作,並跨領域結合數位科技的藝術展演型態。在現今的科技藝術表演創作中,許多團體追求與觀眾互動、運用新科技媒材,將真實與虛擬結合,創造出嶄新的視覺聽覺體驗。隨著科技的進步,也有越來越多科技媒材,被結合運用在科技藝術表演中。,二十世紀初出現的無人機在二十一世紀初被運用在科技藝術表演中,本文所要討論的,是在無人機如何運用在台灣的當代藝術中,以及成為一種新興類型的科技藝術表演。

        無人機的英文「Drone」這個詞在古英語中指的是僅擔負與女王蜜蜂交配的雄性蜜蜂,並開始衍生出「嗡嗡聲」的動詞意義,類似蜜蜂的嗡嗡聲。無人機也被稱為無人駕駛飛行器(UAV),指的是一種沒有人類駕駛員搭乘的飛行器,通常由人類操作者或機載電腦自主控制。

        無人機最早的研發運用是為了軍事目的而設計和使用的,尤其是在一戰和二戰期間。在1910年代末期至二次大戰期間,更是在航空、國防、偵查的領域中發展運用;近年來在商業、農業、運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在一戰和二戰期間,無人機的形狀有飛機和直升機等各種變化。然而,擁有四個旋翼的無人機(被稱為四軸飛行器)由於價格便宜且易於使用,成為了近年來廣受歡迎的選擇。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進步,以及無人機的體積逐漸變小,無人機不僅用於軍事目的,而開始被使用於個人用途,以及於娛樂和商業目的。約自2010年代初期,無人機逐漸被引進戶外與室內的舞台表演之中。上千台的無人機群飛展演更是在近年來蓬勃發展,經常成為國內外節慶中的重要演出項目。目前的無人機表演,基本可分為較小型的室內舞台展演,以及大型的群飛展演。本文將針對無人機在台灣的藝術表演的發展進行研究,並特別針對台灣當代藝術家羅禾淋與與陳依純共同創作的一系列無人機的舞台表演進行分析探討。

無人機在臺灣當代藝術的展現

        在臺灣當代藝術創作中,無人機在作品中的的應用,早期有些作品是單純使用無人機吊掛物品,也有許多當代藝術家以無人機空拍影像來進行創作,如2018年藝術家洪譽豪以無人機空拍萬華景象的作品《流動的街區》;2018年藝術家崔廣宇以無人機懸吊雞腿進行的行為藝術作品《當代生活習作:沒有雞腿》;2020年張承鈞作品《此地空拍三十萬》中,他帶著一架無人機站在中油的門口,地面是合法通行,空中卻是禁航。(圖1)這是工業區中唯一的禁航區,起飛無人機則要被罰款三十萬。他的《此地空拍三十萬》行為藝術藉此挑戰威權與反諷禁制的不合理。


 圖1 張承鈞行為藝術作品《此地空拍三十萬》挑戰威權與反諷禁制的不合理。 

        臺灣藝術家將無人機應用在舞台表演中,並將之作為主要角色之一的,是由當代藝術家羅禾淋與陳依純開始,在他們的作品中,無人機不僅是工具與配角,而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主角之一。2016年的《火炬下的囚犯》是臺灣第一件將無人機引入劇場表演的作品。舞台上的一個舞者與懸停飛舞的相互舞動。(圖2)舞台上的人類主角遇到如同外星生物的高科技機器「無人機」,在相處的過程中,是陪伴依賴?還是壓力枷鎖?《火炬下的囚犯》討論了人類與科技產品之間的依賴與過度依賴之之間的問題。


▲  圖2 《火炬下的囚犯》討論了觀看與被觀看的問題

        另一方面,《火炬下的囚犯》舞台中的無人機本身可是一個拍攝的工具,搭配攝影機作為觀察角色,具有「攝影的功能」;舞台上另外架設了一個高速攝影機,定位無人機的空間位置,輔助操控的判斷。在舞者、無人機、高速攝影機、觀眾,四者之間到底誰才是被觀察者?《火炬下的囚犯》也討論了觀看與被觀看的問題。


▲ 圖3 《孩子(L`ENFANT)》演出中運用無人機結合追蹤攝影,擷取的觀眾的影像即時投影

人機共舞的跨界實驗

        2017年,羅禾淋與與陳依純共同創作了第二齣無人機的舞作《孩子(L`ENFANT)》,受邀發表於 2017 年的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的開幕演出。《孩子(L`ENFANT)》為了呼應當時歐洲的難民的問題,於是沒有搭配專業舞者演出,而是邀請現場觀眾參與,無人機成為舞台上唯一會移動的腳色;《孩子》邀請觀眾進入藝術家所建構的封閉世界,從傾聽一段兒時回憶開始旅程,演出中運用無人機結合追蹤攝影,擷取的觀眾的影像即時投影,透過程式設計運算達到影像之間的即時互動。於是人人均可參與作品舞蹈,人人都是另一人心中的孩子。參與舞蹈的觀眾,最後會發現投射在大銀幕的自己影子長出天使翅膀。無人機在現場巡視和拍攝,象徵著檢查者與執法者的腳色,偵測著觀眾的臉孔。(圖3)

        《孩子 2.0(L`ENFANT 2.0) 》被邀請到 2018 丹麥 CLICK 點擊藝術節(Click Festival)演出。此作品延續難民的議題,作品透過高速攝影機的室內定位。 自動、半自動的操控無人機的運動,與無人機空拍鏡頭、結合 AR 的使用,開創劇場創作新的可能性。(圖4)《孩子 2.0(L`ENFANT 2.0) 》的舞台上,一位身著紅衣的舞者在煙霧中舞動著不安與恐懼,之後舉起一把槍,朝著大銀幕開槍。無人機進場後,其所拍攝的畫面結合AR影像,投射在大螢幕上,此時舞者走入觀眾群,但銀幕影像讓人虛實難辨,虛擬的舞者似乎象徵了死亡,最後經歷了道別與重生。


▲圖4 陳依純、羅禾淋《孩子2.0》Child 2.0 /無人機 / AR / 3D / 動態影像 26分 2018。

有重量的光束

        《有重量的光束》是為科技部補助計畫「全場域 5G 無人機劇場藝術人機互動演繹之科技藝術研究」的成果展現,是羅禾淋與南藝大跨校跨域合作,與國內最先進無人機科技研究團隊們合作,所創作出的無人機與舞者共舞的科技藝術表演,表演中使用了新開發的無人機搭載雷射與即時燈光控制系統,也是世界首度發表的無人機使用雷射的人機共舞表演。 《有重量的光束》共演出兩次,一次於2023年11月於南藝大校慶時,於圖資大樓前銅鏡廣場演出(圖5)。第二次是於2024年2月高雄市立美術館「擴散耦」科技藝術展覽,於館前廣場演出。演出共分兩個部分  ,一開始是一位白衣舞者在煙幕瀰漫的廣場上與一台搭載雷射光束的無人機共舞。無人機打出的雷射光束移動變幻,舞者在其中與之共舞。表演的後半段,共十七台加裝雷射的無人機緩緩升空,打出雷射光束,交織成魔幻般的的光束森林,在空中飛舞變幻。舞者與雷射光束呼應互動,與之共舞。


▲圖5《有重量的光束》 2023年11月南藝大的圖資大樓前銅鏡廣場演出

      使用無人機搭載雷射的想法,來自於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社會運動。在一班人的印象,光線是不可觸摸的、輕盈無重的。而在反送中運動中,民眾使用雷射筆來表現對當權者的反抗與不滿;持有雷射筆業竟然成為警察抓人的理由。也因此,雷射光束成為了社會運動的表達與象徵,光束承載了民眾的抗議,光線也ˋ變的沉重。《有重量的光束》藉由無人機搭載雷射,在廣場上交織出雷射光的圖案森林,象徵著民眾表達自我思想與主張的自由,舞者與之共舞,也正是民眾餐與社會運動,表達抗議的象徵。可惜的是,舞者與雷射的共舞似乎尚未能達到即時互動,希望我們在未來的版本中可以看到。


▲圖6 《有重量的光束》中,十七台加裝雷射的無人機與一位舞者共舞。

無人機成為科技藝術表演的媒介

        無人機作為科技藝術表演的媒介,是在無人機體積變小、技術逐漸進步的2010年代開始,2012年之後,多架無人機的戶外群飛表演,以及數架無人機的舞台表演蓬勃發展,在各國都有多元的不同應用。無人機經常搭配燈光、煙火,或是被改裝為其他造型,如:樂團MUSE 在巡迴演唱會 DRONES TOUR中,無人機裝置成光球;太陽馬戲團在 ETH和Verity Studios合作的表演「SPARK」中,無人機裝扮成燈罩。而無人機的路徑也多是事先寫好的路徑,多台無人機與舞群共舞。

        無人機與螢幕上的影像不同,它們是實體物體,具有意圖和目的地移動的能力。它們與人類表演者共享同一空間,可以通過燈光、運動、聲音或實際接觸與其互動。它們還可以進入觀眾的空間,打破舞台上的第四道牆,與觀眾近距離接觸,無人機的存在帶來的效果令人驚喜。在表演中,無人機可以以多種方式使用:它們可以成為立體舞台佈景或作為飛行燈光,提供獨特的照明效果;它們還可以用於增加舞台效果,例如彩紙、雪花或煙霧;它們還可以攜帶相機、鏡子、雷射或聚光燈等各種裝置;它們可以扮演角色,裝扮成特殊造型,與人類表演者共舞並進行互動。

        無人機表演系統利用尖端技術實現了多台無人機的協調運動控制,提供了令人驚嘆和獨特的視覺表演。這些系統的自主導航和精確控制能力使得無人機能夠在空中進行精密的舞蹈和表演,同時與音樂、燈光和其他舞台效果相互呼應。安全性和可靠性仍然是設計和操作無人機表演系統時必須嚴格考慮的因素。

        無人機科技藝術舞台表演已經成為科技藝術表演的獨特分支, 然而,運用無人機進行舞台表演或靈活的創作,需要有專門技術團隊的支持。不論是定位、無人機路徑的規劃或是避碰,多台無人機的編隊飛行,或是無人機的人機感應互動等等,都需要無人機專業團隊在表演的背後進行支援。目前雖有當代藝術家運用無人機來進行創作,但若是要更加普及這項創作,更需政府部門或專業團隊的合作支援,才能出現更多元豐富的作品。

未來展演與數位人文互為主體

        第三部分是將上述的成果結合學校藝術創作與策展相關課程,並在未來進行當代藝術展演,以互動科技發展穿戴式舞台,預計將最後成果於高美館展覽,整體計畫希望能以「藝術為本、科技中介、協同創作」為主軸,讓科技藝術能夠與教育、產業和藝術展演結合。藝術與科技、數位與人文互為主體是這個計畫的核心之一。

        藝術人文與數位技術開發應用技術在生產模式上有著根本性的差異,藝術不一定是為了工程上面的效益與效率或是提高規模化商業化量產。通常技術在開發應用層面的過程是線性的,會有預先設定好的流程以利大量生產,但是創作則需要不斷反覆實驗試錯,因此兩方需要不斷進行溝通。不過藝術可以與科技互補,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到大家的思考框架之中和既定的數位技術的邏輯中,藝術也可以另闢蹊徑卻不完全受限於科學與工程的方法,打開應用技術還沒有被開發的潛能。最後期許未來計畫將馬祖的田野調查、人文知識、身體感知轉化成科技藝術之後,發展方向能夠涵蓋觀眾的公共參與、在地居民的介入發聲,以及思考如何提升作品展演與計畫實踐的近用性。

參考資料
1. Keays, B., & Augugliaro, F. (2017). Drone shows: Creative potential and best practices. ETH Zurich. A: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2. Kim, S. J., Jeong, Y., Park, S., Ryu, K., & Oh, G. (2018). A survey of drone use for entertainment and AVR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 Empowering Human, Place and Business. 
3. Nils Thorjussen and Tony Samaritano of Verge Aero,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DRONE LIGHT SHOWS,” Verge Aero. [On-line]. Available: https://verge.aero/everything-about-drone-light-show ( Visited date:May 22, 2023) 4. Quiroz, G., & Kim, S. J. (2017, January). A confetti drone: Exploring drone entertainment. In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CCE) (pp. 378-381). IEEE. 
5. 洪一平、林經堯、羅禾淋、謝慧青、李寅彰(2021年05月)。藝術與科技上冊,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群教科書。臺中:育才。 ISBN:978-986-06562-0-6 
6. 洪譽豪個人網頁。(https://www.hungyuhao.com/about-me) (上網查詢日期:2023年6月13日)
 7. 崔廣宇個人網頁。(https://changchengchun.net/)(上網查詢日期:2023年6月17日) 
8. 陳依純個人網頁(I-Chun Chen (ichunchen.net)) (上網查詢日期:2023年6月13日) 
9. 羅禾淋(2020),四軸飛行器於劇場創作的應用 – 以火炬下的囚犯、孩子(L`ENFANT)系列為例。2020臺大劇場國際學術研討會。